分析:为什么国内奶产品会出问题?消费者应该怎么判断?

热点新闻     发布时间:2017-07-03    阅读次数:4701
分享:

2008年奥运会后,中国乳制品行业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三聚氰胺事件,消费者对中国食品安全的信任跌至冰点。


为什么会出这些问题?

选牛奶到底应该怎么选?

这些都是消费者关心的问题。

今天,小牧就和大家一起来扒一扒,

奶制品为什么会出问题?

1、原奶产量少 品质差

不论哪一类乳制品,决定产品质量的首要条件就是原奶质量。中国奶牛的平均养殖水平很低,国际上一头成年奶牛的年产奶量可以达到10-12吨,中国的平均水平只占到国际水平的10%-30%。

不光产量低,品质也比较差。对于生鲜乳的菌落要求,欧盟标准是≤10万,而我国生鲜乳的标准——蛋白质2.9克,菌落总数200万,菌落总数是欧盟的20倍,这样的奶品质可想而知。原奶产量少、品质远远不能达标,这是问题奶制品出现的一个原因。

2、原奶品质差的原因

我国奶源产业多以散户和小规模牧场为主,没有专业的技术指导,饲养、采奶等环节操作不当,造成大部分原奶品质差。



现在,原奶养殖业散户的比重不断下降,但在陕西原奶市场还是有很大的比重,就是大家经常在报道中看到的,散户养殖、集中挤奶的业务方式。这种模式有什么问题呢?大家度娘一下奶贩子、奶霸可以了解一下。




3、畸形的供需关系


在中国液态奶市场最火爆的2008年,曾经有专家测算过,中国液态奶的总需奶量,大致是中国原奶总产量的2倍以上。


没有那么多奶怎么办?一个解决方案是加奶粉,使用进口奶粉,这还是良心方案。另一个解决方案是原料造假,加高含氮量的物质以提升蛋白质指标。


什么物质含氮量高呢?

三聚氰胺


企业知不知道这是很矬的事情呢?知道,但睁一只眼,闭一只眼。老百姓想喝奶,可没有那么多奶给老百姓喝,这就是三聚氰胺事件发生的市场环境因素。


到今天,中国奶源行业的质量,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整体质量已经接近欧盟的标准,但消费者就是不信。

4、不健康的消费心理


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,大部分国人的消费观不健康。嫌品质好的东西价格高,嫌价格低的东西质量差,这就促成了一部分企业正好钻了空子。

消费者不成熟的另一个表现就是,健忘。只会短时间的不去使用部分的问题产品,风头过后还是不痛不痒的继续用,作为企业方,只要不犯三鹿那样的问题,还是愿意为盈利走钢丝。

5、企业打擦边球


到今天,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逐渐完善,检测标准日益严格,原奶养殖业水平也不断提高,三聚氰胺是没人敢加了,但使用奶粉的情况仍很普遍。


本来是要使用原奶的,或是因为原奶质量不达标,或是因为原奶成本高,加点奶粉调整一下,有良心的企业在配料表里标注一下,无良的企业连标都不标了。


原奶质量如何保证?


当前,乳品企业的奶源自有率也是比较低的。要想原奶品质好,首先需要自有奶源,打破国内的养牛人不加工产品,加工产品不养牛的产业模式。


这一点小牧还是可以骄傲的,小牧家的原奶是100%自有奶源哦,来自规模化、集中化的华山牧场。


原奶主要指标在专业化管理下,做到了优于欧盟标准,在国内菌落总数200万的指标下,小牧家菌落总数在2万以内。能做到这个标准的,放眼全国也没有几家哦!


消费者如何判断?


看糠氨酸指标。在上周五时小牧发了一篇文章:糠氨酸是什么?为啥会成为中国液态奶行业的“禁忌”话题? 很详细的解释了乳制品中糠氨酸的重要性。


只有原料奶质量过硬的企业,才敢大张旗鼓的说这个指标,测这个指标,宣传这个指标。产品加了粉的企业,是不敢提这个指标的,或者想尽千方百计要黑这个指标。



互联网时代,信息是高度透明的,还消费者知情权,是企业的义务,更是企业的责任。打铁还需自身硬,做好奶源基地建设,做好质量控制,给消费者放心的高品质产品,为自己的产品质量买单,这是企业应有的责任与担当。


华山牧,只生产愿意给自己小孩子喝的产品,这不是口号,而是使命和行动。小牧也真心的希望,所有的乳品企业都能为消费者负责,为消费者提供安全、高品质的产品。真心希望,中国乳业,天下无“鬼”。



上一篇:普通人如何参与到酸奶的研发过程?华山牧《这杯酸奶有点匠》品鉴活动回顾

下一篇:巴氏奶到底好在哪里?

华山牧:倡导专业执着与品质生活;
华山牧:只生产愿意给自已孩子吃的乳制品;